缥缈旅行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游览路线

文章内容

十六番阿里山攻略_16阿里山

tamoadmin 2024-08-27
1.为什么叫宝岛台湾2.九族寨简介旅游胜地首推: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风雨桥;柳州的名人:一代文豪柳宗元 柳侯公园内有柳侯祠、柳侯墓,这是柳州人民为纪念一

1.为什么叫宝岛台湾

2.九族寨简介

十六番阿里山攻略_16阿里山

旅游胜地首推: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风雨桥;

柳州的名人:

一代文豪柳宗元

柳侯公园内有柳侯祠、柳侯墓,这是柳州人民为纪念一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柳宗元而兴建的。

柳宗元 (773 一 819) 字子厚,唐代河东 ( 今山西省永济县 ) 人,世称柳河东。又因他在柳州刺史任上政绩卓著又死于此地,世人又称柳柳州。他少年时勤奋读书,才华焕发,写的文章已很有名气。永贞元年 ( 公元 805 年 ) 他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集团。被提升为掌管礼仪等政务的礼部员外郎。改革的措施包括打击宦官的专权和藩镇的骄横,罢免贪官污吏,取消一些苛捐杂税等等。但是这场为改革腐败政治而进行的斗争却被保守势力扼杀了。改革派首领王

叔文被杀,王伾被逼死,柳宗元和诗人刘禹锡等八名革新人物分别被贬逐边州任司马,历史上称为 " 二王八司马 " 。

柳宗元被贬永州 ( 今湖南永州市 ) 长达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诗文,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寄托忧国忧民的情怀,抨击愚昧落后的思想和社会现象。其中有讽刺社会黑暗和劝诫世人的《黔之驴》等寓言,有讴歌劳动人民和揭露暴政的《捕蛇者说》等传记,有对当地山水自然景物描绘精细优美的游记《永州八记》,有反映农民疾苦的《田家》等诗篇,还写下了一些批判 " 天命 " 、 " 君权神授 " 迷信思想的哲学论文。

公元 815 年,柳宗元调任柳州刺史。到了柳州,他登上城楼,眺望奇妙秀丽的山山水水,怀念遭贬的同僚、感慨国难民艰,心情沉重,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这时他体弱多病,来到偏僻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精神并不颓唐。他吟咏诗句 :"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 。决心为柳州百姓操心办实事,不让岁月空度。他怀着深厚的同情和亲切感,深人观察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习。在诗篇里作了生动的描绘,如《柳州峒氓》 :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鹅毛御腊缝山蹋罽( ji ,毛制毡),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山里人用竹叶包着盐巴,荷叶包饭当赶圩充饥之用,御寒穿的是鹅毛、皮毛缝制的衣服 ; 鸡骨卜卦问年成好坏,逢天旱就拜水神。这一切都使他感到新奇。由于语言不通,他产生到峒氓中去生活和学习语言的念头,以消除与他们的隔膜。

到柳州第二个月,柳宗元就修复孔庙,在修庙《碑记》里强烈地表达了他发展地方文化教育的心愿。他很有学问,又开导人们读书识字,柳州的文化风气大为开放。今湖南一带的读书人也往往不远下里,到柳州拜他为师。在提高民众文化知识的同时,他还要改革阻碍生产的落后习俗。当时柳州还有迷信巫神的陋习,生病就请巫师宰杀大小牲口祭神,病不好就认为是神不让活了,就绝食等死。由于人口死亡率高,耕牛缺乏,田地丢荒,柳宗元就用佛教戒杀生的观点和医药知识去开导他们。还有一种恶习:穷人借高利贷,到期还不起以至利钱超过本钱时,就永世沦为奴婢。柳宗元作出规定:因负债沦为奴婢的人,凡能出钱还债的就可以赎身,拿不出钱的可按劳役时间计算报酬,报酬跟债款相抵,就取消奴婢身份。这样做解除了许多被压迫被奴役人们的痛苦。桂北、桂东北各州效仿他的做法,一年内就解放了上千负债奴婢。柳宗元在《童区寄传》中,热情赞扬十一岁的柳州壮族牧童区寄,机智勇敢地战胜了用暴力将自己抓去卖为奴隶的两个强盗,深刻地揭露了当地掠卖奴婢的丑恶社会现象。

柳宗元在柳州十分重视植树。他亲手在城西北边种了两百株柑桔,还写了《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 滋味还堪养老夫。

他表示种柑桔不学东吴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只为自己子孙留产业,而是为地方公共利益。也是为了象屈原一样,欣赏桔树的坚贞不移的性格。在《种柳戏题》中,他很风趣地写道:“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在江南岸也组织人力种上竹子三万竿,开菜地百畦,垦田若干亩。

当时居民迷信鬼神,不敢破土打井,用水要到河边取,岸陡难走,刮风下雨,更是苦不堪言,柳宗元便用公款招工凿井,既解决了用水困难,也破除了迷信陋习。时遇大旱,按朝廷规定,他也曾到大龙潭去祈神求雨,这并无意提倡迷信,只为了履行一个地方长官的职责。但这种把因旱灾引挥的社会矛盾引向 " 天意 " 去的做法,却是不足取的。

经过几年的辛勤经营,柳州城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人口增加了,城廓街道修整一新,新建房屋,处处可见,添了新渡船,池塘园林整洁,猪牛鸡鸭肥壮。跟柳宗元刚到柳州时那种 " 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 " 的混乱情况相比,人们生活安定多了。

柳宗元热爱柳州人民,也热爱柳州山水自然风光。他游览了柳江和附近的山峰,写下了兼有地理志和游记特色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他写了鹅山、驾鹤山、屏山、大龙潭等,他登上马鞍山、立鱼蜂,对仙弈岩等名胜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他还在城南门外柳江边修筑了宜于观景的东亭,把一块荒废地修成环境优美的风景区,他把自己的忧患心情融入柳州奇特的山水景观描写之中,写出烩炙人口的诗篇。如《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元和十四年 ( 公元 819 年 ) 十一月八日,柳宗元在柳州病逝。人们遵从他的遗嘱,将他的灵枢停放在他生时喜爱的罗池边上。他为官清廉,死后孤儿寡妇生活艰难,丧葬费用还是在世好友帮筹措的。他的灵枢运回长安万年县。柳州人在原停灵枢处修建他的衣冠墓,又在罗池旁修建罗池庙 ( 现称柳侯祠 ) 来纪念他。到了宋代,柳宗元被追封为文惠侯,元朝时又被封为文惠昭灵公,并由柳州路长官主持重建柳侯祠,祠中保存的柳宗元石刻象,至今已有七百年了。

柳宗元关心民生而改革腐败政治的抱负虽然未能实现,但他意志坚强,一生奋斗不息,在艰难困厄的境遇中,以卓越的才华和巨大的努力创造出光辉的业绩,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柳州八贤

(编者注:柳州历史上名人辈出,因篇幅有限,仅列柳州八贤作一简单介绍。)

柳州八贤,是明代柳州在学术、文艺、军政等方面出现的一批较有影响的人物,他们为柳州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周琦,字廷玺,成化年间进士。他学识广博,敢于直言。在南京任户部员外时,上书批评时政弊端,受到人们的赞扬,著作有《东溪日谈》、《儒正篇》。

戴钦 (1493 —— 1524) ,字时亮。官至刑部郎中,是 " 刑部十四才子 " 之一,他才思敏捷,擅长诗文,著有《鹿原集》、《玉溪存稿》。他性格刚直,因坚持劝谏皇帝纠正错误,在天安门内午门前受廷杖重伤致死。鱼峰山麓有他的坟墓。

金勉学,字竹甫。嘉靖进士。为官清廉,敢于揭发权贵的胡作非为。遭到奸臣严嵩之子严世蕃的嫉恨诬陷,愤而辞官回家。后来,朝廷为了表彰他的清廉,在柳州 ( 今柳新街西头 ) 为他建 " 廉宪 " 牌坊。

徐养正,字吉夫。嘉靖进士。,官做到工部尚书。因揭发严嵩的党羽被罚受廷杖、贬官。任云南学政时,亲自讲课,很有名气。调南京任职期间,不愿与严世蕃同流合污,告回乡。

张翀( 1502 —— 1568 ),字子仪,号鹤楼。因弹劾严嵩专权,被严刑拷打。受刑时,仍呼唤身边被打昏迷的同伴:“苏醒、苏醒 ! 大丈夫临死也要保持刚直的气概,不可受人可怜 ! ”后官至刑部左侍郎。他与严篙斗争的事迹被写进戏曲《鸣凤记》中。著作有《鹤楼集》、《浑然子》,大龙潭有他的石刻题诗。今柳东乡油榨村背张翀墓是柳州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墓。( 张 翀 墓:柳州市郊柳东乡油榨村蜈蚣岭上,埋藏着曾以凛然大气与奸相严嵩斗争而被称为明代八贤之一的张翀的遗骨。张翀墓建于明万历九年( 1581 年),是柳州历史上形制等级最高的墓葬之一。从底坡至墓位标高 35 米,自一级墓合起至墓座的神道长 90 米,宽 30 米,一二级墓台的神道两旁,分立有石狮、石羊、石虎、石马和执笏翁仲(石人),第三墓台上分立石龟一对。右石龟上驮高约 2 米的 “ 皇明御祭碑 ” 一方,近墓两侧另有石龟一对。墓体高近 2 米,墓径 6 米,全用石料砌成,墓顶球形顶戴。墓碑题 “ 明故刑部侍郎兼都察御史嘉议大夫显考鹤楼张公之墓 ” 。张 翀 墓曾多次被盗掘,墓座及各种石雕构件已有残破遗缺。近年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维修,已被柳州市人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佘立,佘勉学次子。曾做过兵部左侍郎。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万历皇帝派军队支援朝鲜,中朝军队联合作战,取得战争的胜利。佘立以监军身分参加了这次战争,得到朝廷厚重的赏赐。

“柳州八贤”之中,还有在广东做知府时“有惠政”的孙克恕和在贵州做督学后任四川巡抚的龙文光。

开发台湾的名宦杨廷理

清代咸丰年间的《噶玛兰厅志》中有《重定噶玛兰全图偶成》,诗作很清楚地昭示后人:噶玛兰分疆设治的历史帷幕从此展开。而亲手徐徐拉开这幅历史帷幕的,正是这位诗作者、开发噶玛兰的一代名宦杨延理。在台湾噶玛兰(今宜兰)的开发历史上,不能不提及此人。宜兰市昭应宫内至今奉祀着杨延理的木像。

杨延理(1747—1813),字清和,一字半缘,号双梧,晚年自署更生,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他的一生事业与台湾的历史密不可分。自乾隆五十一年升台湾府同知,后曾三任台湾知府,其间又或升或降任过台澎兵备道、噶玛兰通判等多种职务,时跨乾嘉两朝,任期很长。在噶玛兰(今宜兰)开发历史上,杨延理树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噶玛兰即今台湾东北部的宜兰。东向临海,三面环山。兰阳溪水,穿境入海,形成三角形兰阳平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清廷虽拥有台湾,但对东部及东北部未收入版图,不设官治,未能积极开发,听任自由发展。嘉庆元年,福建漳浦人吴沙率领漳、泉、粤三籍移民开垦溪北地区。嘉庆十一年又有阿里史流番潘贤文开发溪南地区。在筹办开兰设治之前。噶玛兰地区人口已增至6万多人。人事纠纷日多,政治形势复杂。土著人与客民,以及漳泉粤三籍人士之间经常发生纷争,甚至械斗。反清势力也在此地盘踞。乾隆五十二年杨廷理北征至这一地区时,即发现问题复杂,于是开始了从建议到实施将噶玛兰收归版图、没治派官管理的长期不懈努力。

杨廷理上向皇帝及督抚当面陈述开发意见,不放过任何机会促成此事;下至亲自以台湾知府、空衔候补知府开办委员等身份多次深入其地,勘察丈量,调查民番,设计章程、绘制舆图等等。他写有《议开台湾后山噶玛兰节略》一文详述自乾隆、嘉庆年间噶玛兰开发设治的经过及曲折。收入版图之事拖延多年,是因各级官员多为昏庸腐败之流,以为噶玛兰不过弹丸之地,不予重视,再加上地方上的重重阻力,致使开发噶玛兰的进程一再拖延。杨延理满怀激愤而言:“认真招忌,不遗力则招怨,怨忌日集,蜚语可畏。”但杨延理不改初志,忍辱负重。“竭尽心力,利尽归公,怨尽归己。”嘉庆十六年(1811年),噶玛兰厅设置,杨延理实现了多年的理想,并由此树立起一座令世人敬仰的千古丰碑。当地绅民称之为“开兰名宦”,在他生时为其立禄位牌,卒后为设杨公祠,这是中国人“有德于民民祀之”的传统。《噶玛兰厅志》、《宜兰县志》、《台湾通史》、《台湾一百名人传》等都为杨延理立传。20世纪50年代,宜兰文献委员会还专门编纂了《开兰名宦杨延理特辑》以资纪念。

杨延理的著述、诗作在生前曾先后辑刊9集。道光十六年(1836年),杨廷理之子杨立亮请友人许乔林据各种原刻本重加编校为《知还书屋诗钞》10卷,《东瀛纪事》1卷,有乾隆五十五年初刊及道光十七年重刊本。《议开台湾后山噶玛兰节略》1卷,其他尚有奏折、散文、碑记等。

杨延理对故乡柳州的情感是极为深挚的。他的家就在西来寺前,称东园。园中有“知还书屋”、“拥书楼”,种花莳草,叠山于池。杨延理的别号“双梧”,即因园中亲手种植的梧树而得,足可见其对家园的情感了。杨延理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离开柳州后,一别27年,只是在嘉庆九年(1804年)春回来过一次。直到辞世前,他还作有《人至,询东园近状,感作》一诗:“群道双松高百尺,主人久出好言归。静传天籁来层汉,老作龙鳞大数围。竹进新泥疏补密,花合宿雨瘦添肥。此心早似忙巢燕,差容身轻上下飞。”可以真切地感觉到杨延理盼望返回家乡的心愿

为什么叫宝岛台湾

品过“冶堂”的椪风茶,接着走进台北唯一的古琴馆——等闲琴馆。这是一个充满东方诗意的空间,简单的陈设中透出禅味。馆内不时飘出古琴乐音,时而轻柔时而急促有力,令人长时间驻足。琴馆开设学习班,并有古琴讲座,是一个以琴会友之处。琴馆就像热闹台北的一盆清水,幽静而舒适。听一首古乐,即可沉淀喧嚣的心灵。

下面还有,自选。

在台北闹市中寻找清静

台北市区南部的康青龙街区,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闹市完全不同,这里没有喧闹嘈杂,没有摩登时尚,而是一片使人身心放松的雅致空间。它有一个朴实的名字——南村落。

南村落借用了纽约东区East Village充满人文气息和波希米亚味道的名称,展现台湾各个角落的风土人情,推广慢品乐活的生活方式。

走进一家名为“冶堂”的茶室,门外没有显著的招牌,推开大门,里面却是别有洞天。茶壶茶碗、各种包装的茶叶、茶内容的字画、有关茶的古今书籍,把传统的中国古典家具填充得满满当当。古朴的室内陈设加上主人精心营造的悠然环境,增添了茶室的魅力。主人何健奉上一杯热茶,邀请我们坐了下来。品品香茗,发会儿呆,再与何健聊聊有关台湾茶文化的话题,我们忽然感觉自己增添了那么多的新知识。

品过“冶堂”的椪风茶,接着走进台北唯一的古琴馆——等闲琴馆。这是一个充满东方诗意的空间,简单的陈设中透出禅味。馆内不时飘出古琴乐音,时而轻柔时而急促有力,令人长时间驻足。琴馆开设学习班,并有古琴讲座,是一个以琴会友之处。琴馆就像热闹台北的一盆清水,幽静而舒适。听一首古乐,即可沉淀喧嚣的心灵。

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素食馆“回流”里,摆放着插花、书法、陶器,坐在其中品尝淡雅的食物,真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类似的场所,在南村落还有不少,例如卖手制布袋戏偶和台湾花布的“彰艺坊”,卖手工巧克力的小铺,卖二手设计灯饰的“火金姑工作室”。“这些小店是想把生活的底蕴和积累分享出去,是把生意做成了文化,展现出台北日常生活中人情的纹理和光辉。”南村落的总监韩良露对记者说。

到山乡感受民族风情

到台湾乡村,感受纯朴的民族风情,也是自由行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主要居住着客家族群。苗栗客家人通常以“擂茶”款待客人,在狮头山里的歇心茶楼,我们体验到正宗的客家擂茶制作过程。

客家话中的“擂”是“用木棍研磨”的意思。擂茶是客家人从大陆带到台湾的生活方式。我们几人围着桌子坐下,制作擂茶的工具擂钵和擂棍已经摆在桌上。擂钵是口径约50厘米的陶钵,钵内有许多的沟纹,便于研磨。擂棍即是用油茶树干制成的木棒,约80厘米长。我们在主人指导下,把茶叶和花生、芝麻、瓜子、松子等作料一起倒入钵内,用擂棍研磨成粉末,加入爆米花,用开水冲泡,一股特别的茶香顿时弥漫开来。此时,呼吸着山谷中清新的空气,品一品客家擂茶,浑身都觉得舒坦。

继续向山中行进。青山绿树间有几间小木屋,南庄石壁染织工坊设在这里,供游客体验台湾原住民泰雅族的染织技艺。我们每人手持一块方形白棉布,学着工坊主人林淑莉的样儿,使用皮筋和小木棒,把棉布折成不同的造型,然后放入用当地特有植物马蓝制成的天然染料中浸泡、揉搓,过了一个多小时,一块泰雅族花布就染好了。

大鹏湾:生态休闲好去处

屏东的大鹏湾风景区,是台湾唯一的单口囊状“泻湖”,也是台湾人节日爱去的地方,目前几乎没有大陆旅游团队到访。

大鹏湾动植物丰富,湖边红树林可见许多招潮蟹,悠闲地在湿地上挪动着娇小的身躯。这片海茄苳树生长得十分茂密,树龄已有70年,又因位于出海口,长出的气生根十分繁茂。

坐上小艇驶向大鹏湾中心的“蚵壳岛”,全岛由蚵壳堆砌而成,涨潮时小岛全部淹没在水中,退潮时如同漂浮在水面的珍珠。

大鹏湾出海口旁的青洲滨海区拥有绵延的海滩,被誉为“台湾的夏威夷”,设有儿童戏水池、滨海步道、沙滩排球、观景餐厅等。其中的渔业文化展示馆,来自台中的小学生们正在这里参观鱼虾的捕捞过程。

爱运动的游客能在全长16.4公里的环湾自行车道上骑行,两小时的行程,随时可以驻足停留,欣赏渔村风光、夕阳海堤、红树林等美景,还可以在这儿选择军事地道探索、独木舟、风帆、手划船、碰碰船和轻航机等比较刺激的项目。或者出海14公里,到台湾近海唯一的珊瑚礁岛屿——小琉球去欣赏独特的地质景观。

体验丰富多彩的工业旅游

台湾的工业旅游项目不少,而且都有动手操作环节。在云林县兴隆毛巾观光工厂,我们跟随导游,参观了毛巾的设计打版、选纱、前漂、经纱、浆纱、织造等制作程序。导游还为我们讲解,如何根据色、香、味与吸水性等方面,挑选质量较好的毛巾。参观过后,该是游客体验的时间了,我们在导游的指导下,用一条小方巾,折折、夹夹,再这么一套,几分钟时间,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狗、小兔、蛋糕等小玩艺儿就诞生了。

老板林颖穗说,由于竞争压力太大,他们想出了制作造型毛巾这个新点子,又用旅游观光的形式进行推销,效果还真不错,不仅带动了毛巾的销售,还使游客可以通过制作毛巾造型,了解毛巾行业的相关知识。

台湾工业观光旅游的内容五花八门,既可到百年酱油工厂参观酱油和豆豉的古法制作工艺,到酒厂参观酿造过程,到自行车工厂组装一辆属于你自己的车子,又可到鞋厂看到完整的制鞋过程,到铅笔工厂制作一支笔。游客由此可以感受到台湾人经营和生活的真实状态。

九族寨简介

问题一:台湾为什么要叫宝岛台湾呢~ 1.据说在大航海时期,往来的日本、荷兰、菲律宾、西班牙..海盗曾在台湾、马祖、澎湖落脚

这些海盗以台湾为巢穴,势必也将曾经将掠夺而来的金银财宝藏在台湾,特别是台湾平原狭小,从海岸徒步用不了二天,就能进入山区,非常适合用来藏宝之用。不过宝藏传说的真实性础只能自己判断咯。

2.台湾地理位置恰於经理、政治、战争要塞,故自有史以来,皆可看到何人於台湾驻足为进军的跳板,而又因葡萄牙人途经时的赞叹又有「Formosa」之称。

问题二:中国为什么要把台湾称为宝岛台湾? 台湾另一个著名的名称又叫福尔摩沙,是从葡萄牙语的Formosa音译而来,意思是“美 丽(之岛)胆。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瀛洲”、“夷州”、“琉求”等。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美丽富绕的台湾岛,自然丰富,有“祖国宝岛”之称。

问题三:宝岛台湾被称为什么 应该是 东南海上的明珠,美丽岛国,东方甜岛.

还有下面这些说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美丽宝岛:台湾是祖国最大的岛屿,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上。气候温润,植被茂密,四季如春,鲜花不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故不仅有“美丽宝岛”之称,而且更有“四季如春的花园”之赞誉。

●蝴蝶王国:台湾是世界著名的蝴蝶生长、繁殖基地。年产蝴蝶4000多万只;种类多达400余种,并有50,多种特有蝶类,不少是世界上最美,最珍贵的品种;年创汇达2000万至3000万美元。

●珊瑚王国:台湾珊瑚有300余种,占世界珊瑚各类的3/1;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95%以上供出口,是世界有名的珊瑚出口基地。

●兰花之岛:兰花是台湾省珍贵的,在国际花卉市场上享有盛誉,品种有2000多种,每年出口创汇收入可观。驰名中外的蝴蝶兰,珍稀名贵,香气四溢,花朵似展翅欲飞的彩蝶,曾在第三届国际花展上获得冠军。

●温泉之岛:全岛处处有温泉,总数达100多个,全岛不少地方泉水淙淙,真是名副其实的“温泉之岛”。

●樟脑王国:台湾樟树驰名中外,在海拔500至1500米的山地普遍生长,形成世界最大的樟树带;樟脑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质量好,粗制品的纯度就高达99.8%。

●天然渔场:台湾四面临海,鱼类不下500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也在100种以上。其中,以鲔鱼(金枪鱼)最多,虾次之。东北沿海特产大鲨鱼,一尾达万斤。海产丰富。

●东方甜岛:甘蔗是全岛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年产蔗糖最高曾达141万吨,占世界糖蔗5%。现在,蔗糖产量每年大约有60到80万吨左右,半数供外销。

●水果王国:台湾是世界著名的“水果之乡”。水果品种繁多,共计80多种,其中香蕉、菠萝、柑桔3种产量最多,驰名中外,质量优良,大量出口。

●鸟类之乡:台湾鸟类有400余种,占我国鸟类种数的35%以上,其有岛类约10多种,著名的有帝雉、兰鹇、黄鹂、鸳鸯、天鹅、白额雁、黑长尾雉、台湾兰鹊等。

●海上粮仓:水稻是全省最普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1200万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产量达250多万吨,基本可够居民食用。所以台湾还有“米的世界”之称。

●东方盐库:台湾西部沿海地势平坦,沙滩广布,正处于台湾山地的背风地带,晴天多,气温高,风速大,蒸发旺盛,极利于晒盐。主要盐场有布袋、高雄、七股、鹿港、北门和台南等。盐场面积在4000多公顷,年产量可在50万吨。

●植物王国:台湾植物种类繁多,高达4000余种,相当于欧洲木本植物种奖的2/3。在各类树种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就有300多种。森林覆盖率57.8%。

●动物宝库:森林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台湾森林茂密,自然动物繁多。珍稀动物有云豹、月熊、石虎、猕猴、水鹿、黄猴貂、天鹅绒尖鼠等。

●茶叶之乡:全省茶叶种植普遍,一年四季可,全年可20次以上,是我国著名的产茶省区之一。茶叶品种繁多,以红茶、乌龙茶、包种茶产量最丰。年产茶叶2600至2800吨,大部分供出口。茶叶是台湾外销特产中的“不倒翁”。

●旅游胜地:台湾宝岛,美丽迷人,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从清代开始就有“八景十二胜”之说。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台湾省民众和专家投票选出新的十二名胜。其中太鲁阁荣列榜首,是最具魅力的风景点,它以峡谷景观著称,同时更拥有高山、断崖、瀑布、河阶之美。阿里山紧跟其后,“日出、林涛、云海、晚霞”为四大奇观,经常游人络绎不绝。...>>

问题四:宝岛台湾有什么名称 秦朝称台湾为“瀛州”

三国时期称为“夷州”

隋代改为“流球”

宋朝称“毗舍耶”

明初又叫做“东番”,后来则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台湾窝”等诸种称谓

明代万历年间,才开始有“台湾”之称

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 *** ,曾改名为“东郡”

其子郑经继位时,即更名为“东宁”

清朝更名为“台湾供,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问题五:为什么台湾是中国的? 80分 元朝、明朝,1281年设澎湖巡检司

清朝初期设台厦道,1727年设台湾道,1885年设台湾省,刘铭传出任台湾省首任巡抚

1945年10月,台湾光复,中华民国设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陈仪为首任。

台湾纳入中国行政管辖已经735年了,这735年中,除了短时间被荷兰、日本侵略者占领,一直是中国管辖,所谓“台 独”,是一些在台湾的日本遗民搞出来的,这里面的典型代表就是岩里政男。

还有,原来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争议在于谁代表中国,对两岸同属一中根本就没有争议,现在那些“台 独 党”上台,两岸争议变成了是不是同属一中的问题,这从根本上改变了 *** 的性质。

美国和加拿大原来属于英国的殖民地,1776年美国独立,1982年加拿大独立。

问题六:宝岛台湾被称为什么 说是樟脑之岛其实也没错...

唉..我们台湾呢

最着名的...是又称为 福尔摩沙

自十六世纪中叶以后,亚洲地区的海上航运逐渐频繁,有许多航海路线通过台湾海域附近,当时的葡萄牙船只在经过台湾海面时,从海上远望台湾,发现台湾岛上高山峻岭,林木蓊绿,甚为美丽,于是高呼Ilha Formosa!这句话,即『美丽之岛』攻意思(Ilha相当于英文的island)。

当时的葡萄牙人将重心放在中南半岛,因此台湾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路过的美丽景点,但是『Formosa』这个名称却被日后的荷兰人沿用至今,所以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喜欢将台湾宝岛称之为『福尔摩沙』

日月潭畔九族文化村的紫色薰衣草则是向游人展示着台湾南部的迷人浪漫。每年2、3月是九族的花祭,九族文化村也顺势推出“春季赏花二部曲”。绚烂华丽的樱花刚刚落幕,满山遍野的薰衣草便接力演出,水沙连欧洲花园,种植数十万株的紫色薰衣草,簇拥着喷泉、钟楼、小火车和巍峨的丽宫,演奏出一曲春之交响曲。?

漫话台湾九族

罗伟?

今年九月份,在台湾参访期间,我有幸参观了紧临日月潭的南投县鱼池乡九族文化村。九族文化村占地面积很大,由於时间关系,虽然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看了一看,但台湾九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台湾友人赠送给我一本《台湾老明信片》,翻开书扉,仔细品味,马上让人神游其间,一张张老明信片就象一面橱窗,穿越时光的隧道,再现台湾少数民族早期的生活场景,让我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台湾九族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九族的起源及分布

对於台湾的少数民族,大陆统称为“高山族”,因为他们半数以上住在高山地区。高山族这个名称是抗战胜利后才出现的,历史上有过“夷州人”、,"土人"、"东番夷"、"番族"等称谓。记得上中学时,曾经流行一首《阿里山的姑娘》。从那时起,我一直以为台湾的少数民族就是阿里山的高山族。其实“高山族”这一族名不太确切,走进台湾九族文化村才知道,其实台湾土著包括泰雅、赛夏、布农、邹(邵)、阿美、卑南、排湾、鲁凯、达悟等九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历史和文化。

翻开台湾的历史,台湾九族先民可追溯到距今2~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在镇人”。从那时起,九族的先民就居住在祖国的宝岛上。对於九族来源,说法很多,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主要来自内地沿海一带古越族,与来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相互融合发展而成。

台湾九族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据统计,共有22种。除已近消亡的平埔人语言外,尚有15种,大体可以分为‘泰雅”、“曹”、“排湾’三大语群。现在大部分九族同胞已能使用汉语,而且九族语言中还吸收了不少汉语闽南话借词。这些措词与农耕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器具有关,反映了历史上九族与汉族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关系。台湾九族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台湾老明信片》有一张台湾原住民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九族主要居住在台湾本岛中部山区和东部纵谷平原及岛屿上,总人口为40万左右,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散居祖国大陆北京、福建、上海、武汉等地的台湾九族同胞共有2900多人。

台湾九族中人口最多的阿美族,人口最少的是邵族,分布范围最广是的泰雅族,海拔最高的是布农族。其中泰雅族主要分布在台北县、宜南县、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台中县、南投县、花莲县等地,也是最为北边的少数民族,人口为八万五千人,人口仅次於阿美族。赛夏族主要分布在新竹县五峰乡和苗栗县南庄、狮潭乡,人口约为四千六百人。布农族的分布面积则次於泰雅族,主要分布在南投、高雄、花莲、台东四县的高山区,人口数约为四万。邹族也称曹族,分布在南投县信义、嘉义县阿里山乡和高雄县桃源、三民乡一带,人口约为六千人。邵族有人认为是邹族的一支,分布在南投县仁爱乡、水里乡日月潭一带,人口总数为三百人。阿美族主要分布在花莲和台东狭长的海岸山脉两侧,人口约为十三万,是台湾最大的原住民族群。卑南族分布在台东市、台东县、太麻里乡、东河乡等地,人口约为九千六百人。排湾族是南台湾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三地、玛家、泰武、来义、狮子、牡丹等乡,和台东县达仁、金峰、卑南、东河、太麻里、大武等乡,人口约为六万三千多人。鲁凯族和排湾族仳邻,分布在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雾台乡和台东县卑南乡,人口约为一万。

在九族文化村游览时,一位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健壮邵族青年十分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他们的商店,向我们展示该民族的各种特色商品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商店正门侧边的整个墙壁上,挂满了发黄的老照片,邵族青年介绍说,这些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照片,其中有当年蒋中正先生、蒋经国先生与部族首领的合影,也有部族举办祭祀的照片。邵族青年开玩笑说,现在他们部族人口近300人,户数大约60余户,是台湾最袖珍的原住民族群,是台湾少数民族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入赘到他们家族,并非要拉著我们当中的帅哥骆校长合影。

九族的基层组织

1930年,泰雅族雾社数个部落因为不满日本统治者的高压统治而反抗,日本人动用军队、警察镇压,还出去飞机喷洒毒气,泰雅族死伤及自杀者超过九百人,国际震惊,称为“雾社”。每每读到这段历史,为台湾少数民族的反抗精神和悲壮历史叫好,也为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感到愤怒。但对所谓的“社”并不十分了解,查阅了有关资料才知道,社是台湾九族的基层组织,也就是自然村寨。

小社由一个氏族组成,大社由数个氏族组成,一般上千人,小社五六百人,实行民主政治,重大问题由社大会决定。社首领包括头目(领袖)、祭司(或巫师)和长老会,是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头目领导耕战、渔猎,裁决内部纠纷,帮助祭司组织祭祀活动。在《台湾老明信片》中收录了一张布农族头目招集元同商议事情的照片,一群人席地而坐,低头商议事情,神神秘秘,真实的反映了台湾少数民族内部议事的方式。

九族以作为社的活动中心,也是男性年龄组织的教育训练场所。年龄组织是社内部以年龄为序的一种等级制度。各支系的年龄等级划分有多少之别,大致可分为幼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等级别。凡男性,都要归入相应的年龄等级,担负一定的社会分工。每隔数年,要举行一次晋级礼。从少年开始,严格按照性别施以基本训练。男性是、耕战方面的技能训练;女性是纺织、家务及集方面的训练。男子一旦成年,要举行隆重的成丁礼升入青年等级,进入食宿,并参加集体劳动和作战。青年们在成丁礼之后,被承认是部落正式成员,才有权参与社政治生活。

九族对少年男子的教育培养十分重视,成年人教给他们如何制造渔猎工具及武器,带他们去,让他们学习投石、角力、奔跑、掷标枪、射箭和搏杀等,给他们讲说社的历史、传说及英雄故事。有的社在少年进入前,还要间断性停食,即吃一天,饿两天,以锻炼少年们的吃苦精神和忍耐能力,在断食中仍能保持乐观情绪和昂扬斗志者才配受到厚爱与看重。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台湾九族的社组织逐步走向地方行政管理,而且过去五六十人的大家族日趋缩小。但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及文化习俗的许多传统仍然在社会生活中起著不可忽视的作用。

九族的服饰和身体毁饰

台湾九族一般都有织机,自己种麻织布,所织的布花纹形状,各族虽有差异,但穿著则同样有常服装之别。常服即日常穿著之衣服,男子於夏天上身赤裸,下身仅著一丁字带以护阴;女则上裸而下围一布裙,,冬天即上身加上衣或披布一块。盛装是在喜庆节仪之日方才穿著,盛装时戴帽。盛装之时,除衣服华丽之外,并佩带各种饰物如耳饰、头饰、颈饰、肩饰、脚饰、珠带、贝带等,其质料多为兽牙、贝壳、玻璃珠和银铜之类,五颜六色,甚为美观,男子佩刀,其状尤为武勇。

泰雅群体共有7种不同的男女服饰。男子戴帽,并以贝珠穿织成衣作为礼服;女子包头巾,所著的短上衣为长袖、对襟,长度仅披胸背,下身穿单式裙。所用绑腿、红色斜纹围腰和衣料,均由家纺白底褐色条纹或混红**彩的麻纱制作。泰雅群体男女在头、颈、臂、腕、指、脚等部,均佩戴豹、山猪、鹿等动物牙齿、尾巴、虎头蜂头、螺壳、菖蒲草根以及人牙、黄铜小铃等物。以显示本民族的本领,同时也是崇拜万物有灵的表现。

布农、曹和赛夏三个群体,基本以山地农耕和为生。因此,在服装上喜穿兽皮制成的衣服,并以红、黑、绿为主要装饰色彩。布农人与曹人的服装式样基本相同,多以兽皮制成上衣及猎衣。赛夏人因受泰雅人的影响,服装与住所建造与泰雅人相似,而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泰雅群体的一支。

阿美群体的传统服饰,以红色或黑色镶彩边,南部的阿美男子重黑色,女子著白色上衣黑色镶彩边裙子、佩挂耳棒、耳盘为饰。近年来,阿美群体因受相邻民族影响,北部阿美男子喜欢头戴藤条编成的山形、半圆形帽;中南部男子则戴皮质头盔或以2米多长的蓝布卷於头上。但绣花烟袋荷包是他们独有的饰物,缀长带挎於肩头,既可装放烟具、烟草、槟榔,又可显示女友、家人们的工艺水平。

达悟族男子穿丁字裤、盛装时带著银制头盔,是服装上的最大特色。

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著身体毁饰的习俗,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4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习俗逐渐趋於衰退,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拔毛,指的是拔除体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男性用竹片夹子拔,女性以细麻线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烧,并不觉得痛苦。

凿齿,是在十二岁至十六岁时,拔掉左右两个门牙或两个犬齿。有的直接用小铁棒抵在牙上用石头敲掉欲拔之牙。有些无拔牙缺齿习俗的支系,愿将牙齿染成黑色,以黑齿为美。

穿耳,尤以排湾人与阿美人的男子最为突出。他们耳垂穿孔较大,一般用铅盘,贝壳和竹管做耳饰,并将琉璃珠用丝线连在雕有花纹的竹管一端,结扎在脑后的头发上,来防止摆动掉落。

束腹,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习俗。束腹带是用厚竹片弯成的,两端钻孔,穿麻绳以勒紧,勒扣在后腰。从十二三岁起直到五六十岁停止,昼夜都紧束在腰腹,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发达健康。

纹身,各支系具体情况不同,有的男纹女不纹,有的女纹男不纹。有的以纹身为美饰,有的以纹身为勇武的象征。受原始宗教的影响,认为纹身可以得到祖先灵魂的保佑,去灾免祸。除纹身外,还有纹面的。无论以什麼方式毁饰身体,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美观、勇武、联姻、纪功、尊贵。

九族的独特习俗

阿美族自称“邦查”,卑南族则叫他们“阿美”,意思是北方人,最后却成了他们的称呼。阿美族是母系社会,以集团部落形式生活,女性负责生育、财产、家务和拥有继承权,求婚通常也是女方主动。男性则负责狞猎、、建筑及战事,不过在公共事务的参与则是母亲的一方,而不是妻子的这一方。阿美族擅长渔猎及制作陶器,七、八月的丰年祭则是阿美族最大的祭仪。为纪念祖先乘独木舟抵达台湾,阿美族保存著?“舟祭”祭典活动。阿美族男子从青少年开始,即离开家庭,进入男子,接受训练。十八岁左右水加入年龄组织(依年龄区分的组织),成为社会的一员,直到结婚才可离开住入妻家。

赛夏族最特别的地方是他们祭仪中有“矮灵祭”。传说“矮黑人”将种植栗米的传给赛夏族,赛夏族却在一次纠纷中消灭了矮黑人,后来演变成“矮灵祭”。一方面感恩,一方面希望免除矮黑人所降的咒语。而某些部落虽然和泰雅族一样有出草割人头的习俗,但男子只需要拔掉两颗牙齿而不必砍得人头才算成年。

布族身强体健,在山中活动迅速,为其他族群所不及。布农族是大家庭制,组织庞大而分工精细,一间屋子住了三代同堂的三、四十人是正常的。布农族的祭典以打耳祭最为盛大,而以丧葬礼最为特殊,把死去的家人葬在屋内的地板下,除非是做错事的人才在户外埋葬。如果家里地下客满才举家迁往他处。

邹族的习俗有些和布农族相似,也是父系的大家庭制度,也是把死去的亲人葬在屋内。男子十一、二岁就要离农到“集”过团体生活,在这里接受军事训练,学习狞猎及战斗技艺。邹族与布农族、泰雅族一样,成年时都有拔齿的习俗。古时有猎人头的习俗。

居住在日月潭附近的邵族把樟木挖成独木舟往来水上,成为一大特色。另外,邵族把杵捣栗米变成叮咚成韵律的“杵音”,一边捣米,一边配合长短杵棒发出的音律来吟唱,是邵族最有特色的活动。早期邵族的重要祭仪有农耕祭仪和祭。农耕祭仪包括有播种祭、移植祭、除草祭、收割祭、丰年祭、收藏尝新祭等。为了要获取好的猎物,邵族有祭,其目的在祈求祖灵赐予丰猎,让族人有猎物可获,为了能捕到渔获,亦有拜鳗祭的祭仪

卑南族人口虽然不多,但精兵崇武,曾经统治东台湾数百年,被称为“卑南王”。男子自十三、四岁就进入“青少年”,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直到成年为止。卑南族和阿美族一样是母第社会,对於外来文化比较开放,所以吸收新技术也快。

排湾族尊崇百步蛇,许多雕刻和服饰都有百步蛇花纹,最重要的祭典是五年祭,意思是五年一次的祖灵大祭典,会中学有刺球仪式。排湾族有贵族和平民的社会等级制度,但男女社会阶层差异不大,长女也可继承家业。

早期有一些学者把鲁凯族归为排湾族的一支,因为同样崇拜百步蛇,服饰也很接近,但鲁凯族语言、祭典、继承和丧葬等习俗与排湾族不一样。鲁凯族也有社会等级制度,长子才有继承权,较为偏向父系社会。由於鲁凯人和卑南人分别与北部的布农人和东部的阿美人群体相邻,在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深受影响,因此这两个群体在习俗、服饰上有较大的差异。鲁凯群体与卑南群体的基本习俗、信仰与排湾群体相似,而且这三个群体,也都将“琉璃珠”视为珍宝,作为贫富与等级划分的标志,在同等级的排湾、卑南与鲁凯群体之间,人们可以通婚。

“达悟”的意思是人,达悟族是台湾土著中最原始的一支。达悟族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猎人头的习俗,没有头目制度,和台湾其它原住民差异很大。达悟族住屋一半在地下,称为半穴居。达悟族的主食是芋头,以为生。他们的拼板船雕刻甚为优美,渔舟下水礼是他们的大事。男子坐著闻名的拼木舟出海,主要渔获的飞鱼,其它鱼还有“男人鱼”、“女人鱼”之分。